高校開設共享廚房 網友感嘆:都是別人家的學校!
近日,浙江農林大學開設了自助共享廚房。學生們自備食材,10元可以使用4個小時,F場有同學表示,“跟大家聚在一起做菜感覺很溫馨,也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。”
對此,大部分網友表示了認可。
網友@男閨蜜們:好棒!期待我們學校也有這樣!
網友@小星蟲:家里啥都有,總想著外賣,一到學校吃了幾頓就知道還是自己做好啊,希望年輕人更懂得家人的照顧及親情的重要性。
網友@z馬也:想起來有次我們班自己包粽子吃,結果第二天全體拉肚子!
專注于外賣訂單的共享廚房已在國內悄然興起
其實在共享經濟風口下,近年來國內餐飲行業早已出現很多“共享廚房”品牌,如黃小遞、熊貓星廚等。共享廚房平臺除了向商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之外,還會提供運營管理、品牌打造、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配套服務。
據《中國餐飲報告2018》顯示,2017年中國新增311萬家餐廳。“共享廚房”受資本市場青睞,與傳統餐飲業面臨困境有很大關系。傳統餐飲業一些固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。
有專家表示,“共享廚房”的優點顯而易見,一方面,生產和管理的集約化,有利于入駐商戶降低房租、人力成本,提高開店效率;另一方面,運營方面的管理支持,可以使外賣商家生產出更加安全、放心的品質外賣,形成品牌效應,從而提高綜合競爭力。
盤點大學食堂幾大奇葩菜
2013年9月,在各大高校開學之際,華東師范大學食堂推出了一道新菜——玉米炒葡萄。很快,這道菜便以新奇的搭配迅速成為網絡的焦點。其實,不僅是玉米炒葡萄,大學食堂還出現過各種奇葩菜。
菠蘿炒蘋果——這菜味道應該是酸甜可口、又脆又糯吧?
西瓜炒冬瓜——兩瓜相斗,好殘忍的搭配,有木有?
月餅炒辣椒——嫦娥看到的話會淚流滿面吧?
大學,是個有故事的地方,連吃的菜都可以成為一個動人的傳說。隨著抖音等社交軟件的流行,恐怕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奇葩菜譜被人熟知。只有你想不到,沒有飯堂大媽做不到。